欢迎来到乌兰察布银行业协会,

【热点】今天,IDC在上海发布银行业数字科技五大趋势,9家银行数字员工集体亮相外滩大会

发布时间:2023-09-13 13:27:59 人气:485

中国的银行业搞AI有多卷?在刚刚结束的外滩大会见解论坛“银行业数字化 向金融健康进阶”专场活动上,也许有答案。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,网商银行主办。在本场论坛的科技展示环节,9家银行数字员工集体亮相,让人倍感惊艳。

论坛上,IDC发布了《银行业数字科技五大趋势》。下面,一起来听IDC中国区首席分析师武连峰的具体介绍:

趋势一:随身银行。在中国,银行电子渠道分流率已经达到97%,9成业务都只需要手机点一点。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网点,出门排队办业务的场景越来越少。

1.png


案例1:截至2022年底,中国工商银行手机APP月活用户达1.74亿,已接近头部互联网平台















案例2:招商银行手机APP合作的餐饮商户超10万家,电影院超1万家。咖啡、电影、优惠券,都能在这里找到。















趋势二:AI风控。到2026年,将AI应用于风控将成为银行的主流选择。大家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AI信贷员。
案例1:网商银行AI信贷员百灵能够识别发票、合同、卡车照片等材料,能够通过和用户对话的方式,引导用户提交材料提升额度,目前已服务超800万小微用户。















2.gif
案例2:中信银行“哨兵”系统能够主动劝阻被诈骗的用户,至今拦截诈骗资金超1亿元,查控涉赌诈账户超2万户。















趋势三:数字员工。能说会道懂业务,8成银行将“聘用”数字人。IDC预测,到2025年,银行的数字员工,承担90%的客服和理财咨询服务。现在,各家银行的数字员工超过10个。
案例1:浦发银行是最早“聘用”数字员工的银行,3D数字员工“小浦”已经在20多个岗位“任职,包括财富规划师、文档审核员、大堂经理、电话客服等。















案例2:交通银行“姣姣和小姣”是交通银行的数字员工“姐妹花”。她们既能为客户答疑解惑,还成为科技品牌名片。
















3.gif

趋势四:边缘物联。物联网与边缘计算“打通”小微金融最后1公里,农户可通过卫星办理贷款。

4.gif


案例1:网商银行“大山雀”系统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,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和合理的还款周期。大山雀已累计服务120万经营性农户,为乡村振兴提供活水。















案例2: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已连续合作发射了三颗卫星,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等信息可以更及时、有效地回传,从而为其授信。截至2022年6月底,星云物联网平台支持实体企业融资额超8000亿元。















趋势五:6成以上银行将采用云原生架构,支持安全可控与未来生态创新。
案例1:广发银行“容器云”自2019年开始搭建,已尝试接入223个应用,CPU节省比例超40%,新应用研发效率大幅提升。















案例2:建设银行“建行云”首批推出三大类10个云服务套餐,为中小微金融机构提供“开箱即用”的技术服务。

















这五大趋势里,和AI相关的有3个,可见AI浪潮对银行的影响。

这些趋势,和普通人的生活也密切相关。在本次外滩大会,就能看到不少这样的AI实践。比如网商银行的百灵系统,这是银行业第一个AI信贷员,用户提交材料,它能读懂合同、发票、卡车照片等多种资料,在后台精准评估,为用户提额。在前台,作为一个能“人机对话”的风控系统,它能和用户对话,解答用户疑问。

5.gif

对于农户来说,甚至可以借助卫星获得贷款,这同样是一种AI技术。农户授权后,卫星会拍摄农户的地块,AI技术则会对卫星遥感图片进行分析,识别地块上种什么、种了多少、种得好不好,从而更加准确充分地评估农户的经营状况,为他们提供贷款服务,解决农村贷款难。

6.gif


7.gif


而这样的实践,在国内银行业还在不断涌现。

8.png

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认为,AI,不是来替代人类的。AI的发展是为了让稀缺的服务,惠及每一个普通人。如果AI能汲取医疗专家,特级教师的经验,更多普通人就可以享受顶级的医疗和教育。无论是金融领域,还是金融之外,这才是技术的价值和魅力。

(来源:“中国银行业杂志”官方微信)